本次月考是对课本的最基本的考核。试卷难度并不大,遵循学校对本次命题的要求进行的测试。 一、 试卷内容分析: 1、 选择题,每课知识点都有体现。包含了2个单元的内容。 2、 非选择题: 31题考查的是第一单元……
本次月考是对课本的最基本的考核。试卷难度并不大,遵循学校对本次命题的要求进行的测试。
一、 试卷内容分析:
1、 选择题,每课知识点都有体现。包含了2个单元的内容。
2、 非选择题:
31题考查的是第一单元第5课内容,城市的发展与繁荣,对比唐代城市与宋代城市的区别。以及第6课内容,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。
32题考查的是第二单元第8课内容,海外扩张与殖民掠夺。了解殖民主义的罪行,奴隶贸易的影响,以及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质的认识。
33题考查第二单元第10、11课内容,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。学会分析近代企业性质、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以及民族企业存在的问题。
二、 学生成绩分析:
三班:优秀1人、良好7人、及格35人、不及格34人。及格率:50.72%,不及格率49.28%
四班:优秀0人、良好9人、及格25人、不及格41人。及格率:37.88%
不及格率62.88%.
三、 问题分析:
选择题
问题多集中在第6、7、8、9、10、11、15、22、23、29.
第6题这道题,选项ab很容易混。没有弄清楚黄道婆的贡献在棉纺织技术上。选错由于马虎,或记忆混淆。
第7题在课堂上多次强调,但是还有学生选错。主要在于头脑中没有历史时间感,对时间线索不敏感。
第8题是知识的灵活应用。唐代的城市实行坊市制,贸易在专门的坊、
市中,而居民区不能做生意。此题没有理解,所以选错。
第9题问题在于没有理解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。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。而商品经济对应的是自然经济,两个不同的概念没有理解。
第10题对重农抑商政策掌握的不牢固,在中国古代这种思想从战国时期开始,一直存在,只是每个朝代对这项政策态度有松有紧而已。
第11题问题是:违背世界发展趋势的是选项。先要知道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是发展资本主义,这一点弄清楚就知道了。
第15题问16世纪被认为世界历史重大转折时期,学生选错主要是时间的记忆错误,认为是工业革命,而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到19世纪。
第22题近代史的一道题,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带来的社会影响。此题有一定难度,对中国的影响要客观的分析,既加重农民负担,也为民族工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。
第29题考查近代生活,报刊的功能。时间是清末。学生没有理解当时的言论是有一定限制的。例如:苏报案。
非选择题:
第31题第一个问:通过图例,考查城市的名称及所处朝代。这是教材中的原图,但是学生们没有留心。没有答出来,或答错。主要是没有记住唐代长安城的特点,
第二个问比较唐宋城市区别,这道题学生都能说出一些,但是不全面。
第三个问回答的比较不错。
第33题,问题多出现在判断企业性质上。对于企业性质的判断,要理解4种经济形态。第一个容易判断出是民族工业,但是第二个,材料没有读懂,所以,误以为是外资。
回答材料题存在的问题是基本史实不清,基础性的识记内容不准,书写不认真,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够,审题不清,语言表达能力较差,缺乏正确的答题技巧。对材料进行筛选与概括、语言组织能力差。
概括突出问题
1、教材熟悉程度不够。2、图文理解偏差。3、历史概念把握不清。4、归纳概括能力不强。所以,必须要在平时的教学中,多强调细节,要学生对教材多熟悉。
历史试卷分析(高一月考)由用户“123oeizuro5lp2”分享发布 ( www.177liuxue.cn )编辑整理,转载请保留出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