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篇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,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单元计划,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的文章。教材以学校生动活泼的内容为素材,展示实际活动中的计算问题。生活中有
人教版第六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:
解决问题
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、两位数乘两位数,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.教材内容体现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.首先,体现在素材的选择,选择了学校生动活泼的内容,展示实际活动中的计算问题,使学生产生亲切感,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热情,这样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的理解.其次,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,从提出问题,收集信息,思考问题到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,都要求让学生经历全过程,这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.其三,强调合作学习,从信息的提供,探究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到组织讨论交流,均体现学生与同伴会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,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探索、创造,养成良好的学习品格。
本单元主要内容有
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.
乘除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.
乘、减(加〉两步计算解决问题
除、减(加〉两步计算解决问题
重点:两步计算的应用题
难点: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
关键: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,懂得每一步算式解决于什么问题
1.理解、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、过程时时时问解明
在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.(课本第99页例1和相eu均"做一傲",练习二
十三的第1、3、4题.)掌握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,理解解决问题的每一步过程并进行运算.
2.通过学习活动,让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体验,感受数
学就在生活中.
3.通过合作、交流,养成良好的学习品格
课题: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
教学时间:
教学内容:(课本第99页例1和相应均"做一傲",练习二十三的第1、3、4题.)
教学目标:
1.掌握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,理解解决问题的每一步过程并进行运算.
2.通过合作、交流,养成良好的学习品格
教学重难点:通过学习活动,让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体验,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.
教具准备:挂图
教学过程:
一、旧知铺垫
口算。
5×67×8lo×312×4
80×3200×43×3×54×5×6
2.口答算式。
(1〉3个的12是多少?(2)15的4倍是多少?
(3〉每队18人,4队有多少人?〈4〉一盘30个,5盘多少个?
还可以多出几道类似的简单一步乘法计算问题。
3.解答简单问题。
出示准备题z
(i〉幼儿园阿姨每天都要给小朋友准备水果。如果每个小朋友每天吃2个苹果,那
么5个小朋友1天要吃几个苹果?
待学生解答问题后,请两、三名学生说一说解答问题的过程,说一说是怎么想的。.
(2)幼儿园阿姨每天都要给小朋友准备水果.如果每个小朋友每天吃2个苹果,那
么1个小朋友3天要吃几个苹果?
同样,待学生解答问题后,请两、三名学生说一说解答问题的过程和结果。
(3〉幼儿园阿姨每天都要给小朋友准备水果,如果每个小朋友每天吃2个苹果,那
么5个小朋友3天要吃几个苹果?
①说出过程和结果p
②说一说e每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.愧
教师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,并鼓励学生探讨新问题.
二、探究新知
1.导人谈话,揭示课题。
同学们都知道生活中存在许多数学问题,应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
学问题.今天,我们一起进一步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。
用影或幻灯片展示广播操表演情境,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,然后定格图像
(投影中要设计好〉,出现课本例1插图一致.
(1)提出问题.
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?
〈2〉收集信息.
请学生认真观察画面,收集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。汇报收集内容.
①每个方阵有8行.②每行有10人。
(3〉探索解决方法。
让学生自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,先要求独立思考,探究解决方法,然后允许与同
伴交流、讨论,最后汇报过程和结果。
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
①10×8=80②10×3=30
80×3=24030×8=240
③10×8×3=240④10×3×82240
〈4〉组织交流.
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,使学生弄清每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.
①10×8表示每行10人8行有多少人,是一个方阵的人数。
80×3表示每个方阵80人,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.
②10×3表示3个方阵每行(3队〉有多少人.
30×8表示每行(3队〉30人,8行一共有多少人。
③10×8×3或10×3×8,是两步合并起来的综合算式.
同样要使学生理解z
lo×8×3
表示附有多少大2伫过一
表示: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。
三、课堂活动
课本第99页的"做一做".
2.组织交流,展示自己的成果.
由于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,方式,就有不同的观察角度,从而收集到的信息也不
同,思考,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.
学生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方法z
(1〉5×6×8(2)5×6x(7+l)(3〉5×6x7+5x6
〈4〉5×6×〈5+3〉〈5〉30×8〈6〉30×7+30
〈7)30×〈7+l〉(8〉5×6×7+30
让学生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、过程,特别要说明每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。只要
学生说得有道理,答案正确,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,激发学生兴趣,增强探究欲望。
四、巩固练习
1.课内外作业.
课本练司二十三的第1、3、4题.
要求做到2
〈l〉独立完成.考虑课堂时间问题,在三道中可任选一至二题先完成,余下题目课
外完成.
〈2〉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.
(3〉组织交流.
①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,每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。
②可以在小组中交流,也可以派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.
③最后进行总结.
可以由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,收获.教师强调z数学在生活中,希望学生学好教学,
为生产生活服务.
课题:练习
教学时间:
教学目标:进-步理解,掌握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。
教学重难点: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
教具准备:幻灯投影,演示板.
教学过程:
一、基本练习
口算.
3×86×710×812×532×4
4×5×63×8×25×6×78×2×310×3×9
二、专项练习
1.一个工人1小时加工零件5个.按这样计算。
(1〉一个工人2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?8小时呢?
使学生理解加工零件的个数与时间有关系.
(2)2个工人l小时可以加工零件多少个?
使学生理解加工零件的个数与人数有关系.
如果是8个工人,哪么1小时可以加工零件多少个?
(3〉8个工人2小时可以加工零件多少个?
使学生理解加工零件个数不仅与人数有关系,而且与加工的时间有关系。
5×8×2=80(人〉
那么5×8表示什么?(解决了什么问题!)
表示8个工人1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。
5×8×2(再乘2〉解决了什么问题?
表示8个工人2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.
"5×2"在这里表示什么?
表示一个工人2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。(这里一定要强调"一个工人‘)通过观察信箱,你可以计算出阳光社区共有多少户居民吗?你是怎么想的?
提出问题后,请学生认真观察信箱收集数学信息数据,自己独立解决问题,解决问
题后,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。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,找出不
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并说一说每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.
解决"共有多少户居民"的方法可能有z
(1〉4×8×3
先算出每个方块有多少个,再算3个方块有多少个。
〈2〉4×3×8
先算出每一行有几个,再算8行有几个.
〈3〉8×12
每一列有8个,12列共有几个.
(4〉32×3
每个方块有32个,3个方块共有多少个.
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,结果正确,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,激发学生权极性,增
强自信心。
三、课堂练习
1.课本练习二十三的第16、7、8题.
这几道题目都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练习,练习时,前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
题,使学生通过练习,在多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了解题目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,进
一步理解掌握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;
第5、6题这是学生在日常生活,学习中常常遇见到的情景。学生很快会进入"角‘
色",积极性很高.
第7题是计算家庭产生的垃圾问题,通过解决问题,还应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
活习惯、卫生习惯、要勤俭节约,要爱护环境,热爱劳动.
第8题是计算一座楼傍里的住户问题.要引导学生理解"每个单元每层住3户"边
句话的意思。
课题: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
教学时间:
教学内容: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.(课本第loo页的例2、相应的"做一傲",及练习二十三的第10、14~16题.)
教学目标:
1.掌握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,并理解解决问题的每一步过程.
2.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,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.
3.培养学生观察能力,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.
教学重难点: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.理解每一步过程解决
教具准备: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.
教学过程:
一、旧知铺垫
1.口算.
2、计算。
72÷4÷396÷2÷6135÷3÷5168÷7
3.解答问题.
(1〉学校图书馆买来《海底世界》系列丛书24本,放在3张阅览桌上,平均每张放几本?
(2)商店里有90千克苹果,平均分装在6个水果箱里,每个水果箱装多少千克?
(3〉学校有60个同学参加运动会团体操表演.表演时平均分成二个方块,每个方块有多少人?
二、探究新知
1、教学例2
播放团体操表演录像。把学生"带人"运动场,让学生在运动会的情境中解决新的问题.
录像定格或出现幻灯片,图像内容与课本例2插图一致
(1〉观察图像,收集信息数据.
①一共有60人表演团体操
②平均分成2个方块s
③每个方块里又分成5个小圈.(或一共有10个小圈〉
④也可能出现,每个小圈有6人.
(2)提出问题.
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.
学生依据以往的知识,或结合"旧知铺垫“的准备题,可能提出
①每个方块有多少人?
②每个小圃有多少人?
③也可能提一共有多少个小圈?
〈3〉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.
由让学生对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,寻找解决的方法.自费然后,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解决"每个小圈有多少人?"这个问题,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.
①60÷2=30…每个方块有多少人
30÷5=6……每个小圈有多少人。
教师可以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吗?
通过引导,得出60÷2÷5=6(人)
②60÷10=6〈人〉一共有60人,排成10个小圃,每圈人数是6人。
③5×2=10--""每个方块有5个小圃,2个方块有10个小圈.
60÷lo=6每个小固有多少人。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,答案正确,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,激发学生的职极性和学习热情。
〈4〉组织交流.
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.在说的过程中,加深理解,并获得成功体验。
三、课堂活动
1.课本第100页的"做一做"。
这是一个图文结合的情境题,要提醒学生认真观察画面。
(1)收集信息数据.
(2)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,确定第一步要解决什么问题.
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过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,所以,这种想法计算时有困难.教师只要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,策略,不要求学生学会计算.完成后,要组织交流.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,并说一说每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.对于先解决"一箱可以装多少个杯子"这一问题的学生,要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.学生的解决方法可能分分步解决和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.
960÷6÷8960÷62160160÷8=20
先解决一共可以装多少盒,再解决可以装几箱。
2.补充练习.
一批货物480吨。现在要交给两个车队一起运,每个车队有8辆相同的货车,每辆
车平均要运多少吨?
要求
1.认真审题,收集信息数据.
2.独立解决问题,并能说出每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
3.列综合算式计算
完成后,展示解决方法.
四、巩固练习
1.课内外作业.
课本练习二十三的第10、14~16题.
这儿疆是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.其中第10题,第14题还可以用乘法和除
法两步计算来解决.〈学生不存在计算难度.而第15、16题学生存在计算难度.
第10题要提醒学生认真观察题目,从图中收集有关信息数据,如一共有2部车"
第14题要提醒每天演3场,售出954张票是两天的数量.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决
问题的方法z一是z从先解决每天售出多少张入手,再求每场售出多少张二是从先解决两天共演多少场入手,再解决每场售出多少张..
第15、16题,由于计算原因,不要求学生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来解决,但是学生
完成后,要求说出每一步过程都解决了什么问题,并且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计算.
课题:乘加(减)、除加(减)两步计算解决问题
教学时间:
教学内容:运用乘加(减)、除加(减)两步计算解决问题
教学目标:
1.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,学会运用乘加〈或减〉,除减〈或加〉两步计算解问题.
3.借助习题中的事例进行环保教育.增强学生保护益鸟益虫、保护环境的意识
教学重难点: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解答问题方法,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
教具准备:幻灯设备〈或挂图〉、口算卡.
教学过程:
一、铺垫
1.口算
320×36×74×615×460×4
20÷436÷684÷4600÷3306÷3
2.计算
20×3+688-15×372×2-10020-45÷3
60÷3+5099÷3-254×8+3x62×9+5×4
要求
(l〉观察算式,说一说运算顺序。
(2〉计算结果,鼓励学生用口算.
二、探究新知
1.导人谈话.
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,需要我们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.今天,老师这里又有一个数学问题,你们可以帮助老师来解决吗?想想看.
2.讲授新知
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
(1)出示题目.
运用幻灯或挂图出示题目(课本第101页的第2题).把学生带人生活情境.
(2)提示问题.可同时接待多少位客人?
〈3〉收集信息.
请学生认真观察画面,收集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信息致据.学生汇报收集情况
①圆桌有7张,方桌有6张;
②每张方桌可以坐4人,每张圆桌可以坐4人.
在学生回答时,教师可以问:你是怎么知道的?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根据.这样可以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也能理解题意,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、渠道.(4〉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.
自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,然后再进行汇报.学生的方法可能有①4×7=28②4×7+4×64×6=24=28+24
28+24=52(人〉=52〈人〉
③4×〈7+6〉或〈7+6〉×4=4×13=13×4=52〈人)=52〈人〉
应对于第③种方法,要求学生说明理由.十然后,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,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,为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.
(5〉及时训练.
自课本第103页的第9题。
①说一说,题目描述的情景.
②整理题目的信息,所求问题.
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s
④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,结果.
在解决问题后,教师要进行简要总结.
除法和精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
〈l〉出示题目.
幻灯或在图出示课本第104页的第11题.
结合题目情境对学生避行环保敏育,说明益鸟益虫的好处.
小鸟比青量导天多吃多少只害虫?
(3)收集信息数据.二
小鸟每天吃害虫2645只.
青蛙8天吃害虫z608只.
(4〉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.
让学生独立思考确定解诀问题脚步骤方法,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,在解决问题
后,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.
三、巩固训练.
这是一道解决购物时常遇到的实际问题.
①先让学生收集题目的信息数据
两种规格的牙刷一种是8枝买32元..
另一种是1枝买4元.
②提出问题."
"买哪一种便宜",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?
让学生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,然后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.获得成功的体撞.
学生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方法.
第一种32÷8=4元4元5角一4元=5角
第二种4元5角×8=34元34元一32元=2元
第三种32÷8=4元4元〈4元5角
课题: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
教学时间:
教学内容:运用乘法和除法计算解决问题.(课本第104页的第13题.
教学目标:通过练习,使学生学会运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.
教学重难点: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,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.
教具准备:幻灯投影〈或挂图〉、口算卡等.
教学过程:
一、旧知铺垫
1.口算.
63÷9=5×8=12×4=105÷5=23×2=
61×3=200×7=800÷4=1200÷4=42×4=
2.看谁算得快.
4×5÷29÷3×232×5-10088÷4+75
3.口答列式.
(1)20的5倍是多少?
(2)8个的3元,是多少元?
(3〉3小时加工60个零件,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?‘
(4)一枝菊花3元,12校多少元?
二、探究新知
1.导人谈话.
最近,我们都在学习应用两步汁算来解决的问题,今天,我们再来学习应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.
幻灯出示课本第104页的插图(不出现文字〉.请同学们说一说,团中的几个小朋友在那里想做什么活动.
教师:你们参加过这项活动吗?活动中,会遇到哪些数字问题.
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z划船中人数的多少与买票.
然后出示文字部分双人船4元/时4、四人船7元/时
3.提出问题,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.
(l〉他们一共有多少人,你认为应该如何乘船合算些?
让学生讨论,说出不同的方法和结果.
第一种方案:租4条双人船.
4×4=16(元〉
第二种方案:租2条四人船.
7×2=14(元〉
第三种方案:租1条4人船、2条双人船.
7+4×2=15〈元〉
通过比较,使学生明白7个人合租两条四人船合算些.这个过程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,增加了同学们共同参与的机会,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.
(2)7人租两条四人船,玩1个小时,每人要花多少钱?
7×2÷7=2〈元〉
再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,每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.在说的过程中,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,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.
三、课堂活动
观察图片,收集信息.
得出z每一串都是3只黄气球和2只红气球.
2.提出问题.现在已经有了15只黄气球,要买多少只缸气球3.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.
〈l〉学生独立完成,鼓励用综合算式解答.
z〉完成后,再进行小组交流.说一说是怎么想的,每一步都解决了什么问题
〈3〉小结.请学生说一说收获和体会
4.教师强调.
〈1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.国国圃
(2)认真观察,发现问题,提出问题,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间
3〉加强合作,互帮互助.使每个同学都越来越聪明.
四、巩固练习
1.课堂练习
课题:实践活动:设计新校园
教学时间:
教学内容:设计新校园〈课本第106~107页的内容).
教学目标:
1.通过设计活动,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学习的有关知识,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
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.
3.培养热爱学校的良好情感.
教学重难点:培养收集、整理、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.并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为.
教具准备:一些简单的模型、影笔、直尺等.
教学过程:
-、活动准备
在课前教师要先让学生为本课的教学做好准备.
1.以调查形式写出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什么.调查的内容,可以用平面图的形式画出,也可以用文字来记录.最好要说明位置.
2.教师要准备一些平面图.
〈1〉小组设计时用的.
〈2〉敏师讲解时用的.
敬师出示平面图,通过简要讲解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平面图,让学生有规可循.
二、活动过程
揭示课题。
教师宣布本节课学习的内容.
板书z设计校园.
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、面积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,来安排实践活动的,活动内容新颖,学习兴趣高
|2讨论。
教师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调查了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什么,现在,大家叮论学校应添设什么?
|三、过程要求
1.分组讨论,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.由教师按照本班实际人数,进行具体分组.
2(l〉与其他学校相比较.
(2〉根据本校教师,学生的日常实际需要.教材中提出了一些范例,给学生以参考,但学生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,应该拓宽思路,结合平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需求而提出合理的要求-
①操场上,应该添设一个花圃p
②学校应该扩大车棚,增添老师专用车棚,
③要扩大校园面积,增设运动操场,建有跑道.
④校内要增添游泳场.
⑤校门口要增设一个雕塑.等等,不一一列举.
这个讨论交流过程可以让学生体验分析问题的方法,并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。
3"设计新校园。
要求
〈1〉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设计.
要求学生以本校当前的情况为基础进行创新设计,如学校的教学楼、图书馆、食堂、厕所等大件〈或固体的大型〉建筑物不能擅自改变.引导学生在原基础上进行再创作.而不是在一张图纸上画一个新的,理想化的学校平面图.
〈2)应该进行实地测量.
在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雳要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的问题,如场面大小,添设设备的形状和大小等等,这些都需要学生去进行实际测量.
(3〉画出设计图。
利用教师提供的平面图进行创作设计。
要求
①确定方向(画出"4北"方向标〉s
②画出一些大型的不能变动的物体平面位置s
①画出新设计东西的方位、形状、大小等平面图;
④写上图示说明.
4.展示设计图.
设计活动完成后,请每个小组的设计平面图挂到黑板上进行展示与交流。
〈1〉全部一次挂出,便于比较展示f
〈2〉请学生自己进行评价,说出每一幅图的优点、缺点g
(3〉评选出最喜欢的新校园设计图z
(4〉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,评价内容要注意评价的激励性,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
到成功的喜悦.
四、课外练习
1.对家庭的客厅或书房进行重新设计,并画出平面图.
2.对自己所在的社区公共场所,如花园,体育活动区等进行重新设计,并画出平面图.以上两题也可以任选一题.
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由一起去留学 ( www.177liuxue.cn )编辑整理,转载请保留出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