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篇关于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3,安全教育教案小学,小学安全教育教案的文章。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,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 3. 让学生认识
1.怎样保护自己
教学目标:
1.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应对敲诈、勒索、盗窃等行为
2.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,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
3.让学生认识到应对突发事件,不仅需要有效的方法,也需要勇气和智慧
教学过程
一.情境导入
1.教师利用身边发生过或学生听说过的案例引入,并出示教材提供的案例,提醒学生要提高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,树立自我保护意识,遇到异常情况时机智地保护自己。
2.引导交流,学生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案例,结果如何?有何启示?
二.模拟体验
1.设定情景,让学生在设定的敲诈、勒索等情境中,通过个人思考、同桌交流等形式进行简单总结和归纳应对、保护的办法,教师根据需要进行点拨。
2.阅读理解,阅读“天天提醒”和“小学生自我保护歌”,了解抢劫易发生的地点及受害人群,理解和掌握正确应对危险的方法。
三.讨论提高
1.小组讨论:在家里遇到盗窃分子,应该怎么办?
2.师生共同总结并展示讨论结果,教育学生遇到异常情况,一定要沉着冷静,机智灵活地寻求帮助或自我保护
四.拓展延伸
1.观察图片,让学生判断有无危险,方法是否得当
2.讨论正确的处理方法
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教案(2)
【教学目标】
1、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,让他们知道一些常见的交通信号、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的作用。
2、让学生熟知自己要遵守的有关交通法规。
3、教育学生要从小服从交警的指挥,注意交通安全。
【教学重点】
1、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,让他们知道一些常见的交通信号、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的作用。
2、让学生熟知自己要遵守的有关交通法规。
【教学难点】
教育学生要从小服从交警的指挥,注意交通安全。
【活动过程】
一、导入课题,明确活动内容
1、同学们,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句话:“高高兴兴出门去,平平安安回家来。”那么,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呢?
2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。
3、小结:是啊!这说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出门时,时刻不能忘了要遵守交通规则,注意交通安全。这样,我们的生活才能平安、愉快。
二、交流,介绍搜集到的交通标志。
1、出门在外,为了保障人身安全,保证道路的畅通,我们除了要服从交警的指挥,还要遵从永不下岗的“交通警”的规定。
2、同学们,永不下岗的“交通警”指什么?
(各种交通信号、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。)
3、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就是交通信号,它指示车辆什么时候可以通行,可以转弯;什么时候不可以通行,不可以转弯。
4、除了交通信号,还有100多种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。你们搜集到哪些交通标志,交通标线呢?展示出来给大家看看,介绍一下它的意思。并说说它是属于警告标志,禁令标志,指示标志,还是指路标志?
5、同学们,你们在小队活动观察时,发现哪些地方有怎样的交通信号、标志、标线呢?在这些地方,为什么要用这些信号规定人们怎样做呢?不按这样的规定做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?
6、学生交流。
例:①在各个十字路口,有红绿灯信号。
②在各个学校门口,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和减速标志。
③在从梅园去马山的路上,有前方连续转弯的标志,提醒司机引起注意。
④在繁华的商业街上,比如中山路,人民路上,有多条人行横道线。
⑤在各个大商场、影院等的门口,会有停车标志。
7、如果人们不按这样的规定做,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呢?小组交流汇报。
三、讨论,小学生该遵守的交通规则。
1、交通安全是人人要注意的。我们小学生年龄小,如果上街不遵守交通规则,遇到了紧急情况更会不知所措,所以,为了自身的安全,中国教育总网教案频道我们一定要切记安全第一,规则第一。
2、那么,你想到了,或向交警叔叔请教到了,我们小学生主要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呢?
3、学生讨论,交流,后小结。
4、我们小学生主要要遵守以下交通规则:
①不闯红灯。
②不在马路上奔跑,打闹。
③走路要走人行道,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。
④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骑自行车上街。
⑤乘坐摩托车要戴好安全帽。
1、很多同学都编了遵守交通规则的儿歌,来朗诵给同学们听听,好吗?
2、学生朗读自己编的儿歌。老师相机板书一首典型儿歌。
3、小结:同学们都非常有水平,编的儿歌文通句顺,朗朗上口。这些交通规则,一定也牢记心中了。
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教案(3)
安全乘车
活动目标:
1、 引导幼儿知道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事项,并且了解晕车的预防和处理。
2、 体会与家长们一起学习的乐趣,增进幼儿的学习动手能力,让家长与老师共同教育幼儿掌握安全知识。
3、 增进幼儿的安全意识。
活动准备:
课件《安全乘车》;音乐磁带《小汽车》;一辆大型公共汽车(用kt板制作);10辆小型公共汽车(车子后面安装一个小纸箱装货);薄荷糖、话梅、口香糖、湿毛巾各一份;商场的布置:从家长收集过来的牙刷、牙膏、毛巾、沐浴露、洗发水、洗衣粉、杯子、拖鞋、刷子、香皂等各40份(分层排好);游戏场地的布置:大纸箱10个,10条跑道。
活动过程:
一、 活动的导入:
1、 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购物比赛,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商场等着我们呢。
2、 乘车出发!播放《小汽车》的音乐,一路上孩子们肯定会兴高采列的,仔细观察孩子们的各种举动。二、 活动的进入:晕车的预防和处理。
1、 安排一个孩子在路途中晕车了,提问幼儿:应该怎么呢?
2、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,各抒已见。
3、老师进行正确地引导,并且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:
(1)、可以含一块口香糖或薄荷糖、酸梅。
(2)、可以多解开几粒上衣扣子,让空气流到身体里面。
(3)、用湿毛巾轻敷额头上。
(4)、眼睛看外面的风景,让视线放远一点,精神会好一点。
(5)、告诉孩子:要乘车的前一天晚上,要早点睡觉,以免睡眠不足影响精神。
三、 活动的重点:乘坐交通工具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。
1、到了商场,与爸爸妈见面,请爸爸妈与孩子们坐在一起,然后提出刚才观察到的孩子们的各种乘车时的举动。提问孩子:这样安全吗?有何危险性?
2、 观看课件:《乘坐交通工具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》。
3、 提问课件里发生的事情:
(1)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?
(2) 为什么会撞车呢?
(3) 这告诉我们,乘坐交通工具时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呢?
4、老师总结乘坐交通工具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:
(1) 等车上的人下车后再上车,不要推人、拉人或挤着上车。
(2) 看到位置就先坐下来,坐好了就不要任意走动或换位子。
(3) 下车时把背包背好,检查一下东西有没有都带齐了。
(4) 在车上不要吃东西,以免不小心噎到了。
(5) 头、手不能伸出车外。
(6) 不舒服的时候要告诉大人,不要忍着不说。
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教案(4)
远离危险地带
一、教学目标
1、了解危险无处不在,知道生活中的危险地带。
2、认识几种常见的安全标志,知道保护自己的方法,做自己的守护天使。
3、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。
二、教学重点
1、了解危险无处不在,知道生活中的危险地带。
2、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。
三、课前准备
1、课件。
2、白纸、水彩笔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:
1、出示课件——危险在哪里? 通过找寻生活中的危险,让孩子们收集潜在的知识,这样有利于学习。
2、提问:你看到了什么?哪些地方很危险?
你是怎么想的?
3、讨论:生活有哪些地方很危险,为什么?
4、讲述:下面,我们来做个守护自己的天使。
二、新授:
1、认识几种常见的标志
(1)学生活动——观察p21的标志,提问:你认识哪 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常见的标志,让孩子了解安全的重要性。
些标志?它有什么特点?
(2)讨论:你的生活周围有哪些危险的地方?请你
设计一个标志。
(3)将设计的标志与同学交流
过 程 设 计 教案自评
(3)判断——他们作得对吗?
学生观察——p 21 让学生学会判断图中小朋友的行为的正误。
提问:他们作得对吗?为什么?
2、学会脱险
(1)讨论:突然被压了,你会怎么办?
(2)汇报
(3)小结。(要保持冷静——寻找对策——进行简单
处理——积极等待救援)
3、学会探险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学会探险,学会勇敢地去面对危险而有意义的事情。
(1)小故事——山后有大洞
(2)讨论: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做?
(3)汇报
(4)提问:你去探险,需要准备什么?
三、巩固、反馈:
1、提问:通过这节课的学习,你知道了什么?
2、小组交流:怎样离开危险地带?
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教案(5)
注意劳动安全
教学目标:
1、使学生认识到劳动中注意安全的重要性。
2、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,防范劳动造成的伤害。
3、树立学生热爱劳动,注意劳动安全、珍爱生命的意识。
教学过程:
(一)活动一:“大话”劳动
活动目的:
1、 通过猜谜语、角色扮演讲故事等交流活动,使学生了解认识劳动安全的重要性。
2、了解忽视劳动安全带来的严重后果,从而增强劳动安全意识。
活动准备:
布置学生课前手机有关“劳动中受伤害”的各种案例。
活动方式:
1、教师出示有关劳动工具的谜语“千只脚3,万只脚,站不住,靠墙角”(扫帚),激趣引入。
2、由学生扮演劳动工具为大家讲故事,应重点说明劳动工具的作用和劳动中的注意事项。
3、研讨:你通过故事获取了哪些知识?
4、请学生代表讲述劳动中受伤害的案例。
5、学生交流对伤害者行为的看法。
教师总结:
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,积极参加集体劳动和公益劳动,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收获。劳动工具是我们劳动的好帮手,在劳动中,我们一定要合理操作,注意安全,别让我们在劳动的快乐打折。
(二)活动二:错在哪里
活动目的:
1、通过活动,让学生了解注意劳动安全的重要性,辨别有关劳动安全的好习惯和坏习惯,帮助身边的人改掉不注意劳动安全的毛病。
2、教育学生要时刻把劳动安全记在心间。
活动准备:
1、教师准备两把扫帚。
2、课前,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值日情况编排一个情景剧。
活动方式:
1、活动活动师生一起观看“学生值日打闹”的情景剧。
2、师生讨论:剧中同学劳动时的行为错在哪里?这样做有什么意义?
3、学生谈改正错误的办法,给剧中的几位同学提出意见与建议。
4、根据讨论结果,全班同学编制《劳动安全备忘录》。
教师总结:
劳动是光荣的,我们都喜欢参加体育活动。可是劳动时,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安全,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。因此,我们在劳动中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,遵守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,文明劳动,安全劳动,时刻将安全记在心中。
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教案(6)
远离火灾保平安
一、 教学目标:
1、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,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,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,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。
2、认识各种灭火设备,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、防火自救的方法。学会本领,化险为夷。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,培养应变能力。
3、学习利用各种方法查阅、收集、处理信息资料,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、获取新知识能力、交流与合作能力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。
二、 教学时间:四课时
三、 教学过程:
(一)图片展示,引入新课。
1、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,师:看了这些图片,你想说什么?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惨不人睹的场面?有什么感受?(指名后小组交流。)
2、展示另一图片,图中一个男孩子以矫健的身手,协助森林中的动物们从容逃离森林火场等情境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,采用指名、小组合作或者同桌交流等方式反馈。如:
(1)为什么会发生森林火灾?
(2)图片中有几种动物?他们有哪些不同的神情?
(3)那个男孩是怎么样协助动物们逃生的?
(4)其它 ……………
3、小结:是呀!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!生命如此美丽,但又是如此脆弱。我们要珍惜宝贵的生命,提高防火意识,象图片中的英勇男孩一样掌握一些自救逃生的方法。
(二)引导研读,归纳整理。
1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收集有关“火”的书籍、期刊、报刊杂志等,并加以研读。
2、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整理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,并制作成防火手册或编一份防火宣传手抄报。如:“火”的可怕,“火”的预防,灭“火”的方法,逃生常识及发生火灾时如何拨打求助电话。
3、手册、手抄报完成后,请老师或家长予以签名、鼓励,并于适当的时间在校园内展示。
(三)竞赛活动,游戏激趣。(设立主持人,四小组记分比赛。)
1、抢答题。(老师提供部分问题,学生可适当补充。)
(1)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引起火灾?
(2)一旦发生火灾,要迅速拨打什么电话号码?
(3)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?先断电还是先救火?
(4)电话报警时要注意报清、报全哪些信息?
(5)列举几种逃生方法。如:关门求生、从窗户逃生、安全出口逃生等。
2、判断题。(学生也可补充题目。)
(1)禁止学生携带烟花、爆竹、砸炮、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。
(2)有一天,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到某山林去野炊。
(3)报警时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可以不说明。
(4)发生火灾时,不要盲目开窗开门,用湿毛巾、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,尤其是口鼻部。
(5)家用电器起火,应马上关掉电源开关,千万不要往电器上泼水。
3、游戏:编一编防火的拍手歌。如:
你拍一我拍一,拍完南北拍东西。
你拍二我拍二,咱俩宣传做伙伴。
你拍三我拍三,禁火场所别吸烟。
你拍四我拍四,用火不当会出事。
你拍五我拍五,烟囱坏了快修补。
你拍六我拍六,风大失火不好救。
你拍七我拍七,不要玩火做游戏。
你拍八我拍八,电线不能随便拉。
你拍九我拍九,火警电话一一九。
你拍十我拍十,人人防火要落实。
4、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各种灭火设备知识及灭火方法,组织学生表演模拟灭火(制作道具,学生扮演火魔和灭火英雄。)
5、引领学生在校园内考察逃生路线,并制作逃生路线图和逃生路标。评选出最佳路线图加以记分。
(四)逃生体验,增强意识。
1、逃生演练。要求:学生统一身着运动衣、运动鞋。
2、在体育委员带领下做好准备活动。
3、放置火灾道具。
4、查看逃生路线。
5、在老师带领下分组疏散逃生。
6、小结,评价。谈谈收获与体验。
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教案(6篇)由一起去留学 ( www.177liuxue.cn )编辑整理,转载请保留出处